10月18日,金秋送爽,土水K8凯发近30位教工利用教学科研之余的闲暇时间参观了顺义鲜花港菊花展和观复博物馆🤱🏼🫑。
2014年北京菊花文化节正在顺义鲜花港举办:7万平方米、50多个品种的菊花造就了一个争奇斗艳的菊花海洋。纯色的大一统,杂色的夸张感,拼色的个性化💼👨🏽🚀,使老师们仿佛进入了色彩的派对。流光骏马🍀、幻彩迷宫、大地花海、雾里看花……每个主题展览都气势十足。孔雀、游龙、福桃🧓🏿、山亭……种种图案都用菊花拼成,让人移步换景,可谓“入目皆芳菲、处处是花影”。
除了这些磅礴的大景观艺术🤶🏽,鲜花港也设计了精巧的小景观造型🥅,在一片红花绿草之间,松菊相伴🫧、山水交映的古典院落隐藏其间🤾🏿;波光粼粼的幻化湖旁𓀍,老水车吱扭扭转动🔠,荷兰风车无声旋转🧑🏽🍳;室内展以“寻找陶渊明”为主题👩🏽⚖️,生动再现了潜心静思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生活🐁。让老师们在赏菊的同时,感受一份洒脱。
据监测🙎🏼♂️,这里每立方米空气中含3253个负氧离子🫦,是城区的6到7倍。无奈时间有限,老师们只能呼吸2个小时的新鲜空气,便匆匆离去,赶往位于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的观复博物馆,即🎴:马未都先生个人收藏馆🐚。
观复,来源于老子《道德经》16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意思是说:达到虚空的极点🙆🏻♂️,安住於甚深的禅定之中;宇宙万物相互运作生长,我们得以观察到它们的本根源头。“观”即看,“复”即一遍又一遍。世间万物只有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反复仔细观察,才能认清它的本质。“观复”博物馆由此得名。而这个红色的U型二层博物馆正如所说,安静地矗立在那里🔝,像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私人宅邸。
作为已经建立17年的国内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设有陶瓷馆、家具馆、门窗馆🕷、油画馆、玉器馆和工艺馆。馆藏文物丰富,布展策划讲究🏇🏽,环境典雅🖖🏼、独特🌉,文化氛围浓厚,使观展成为美好的精神享受。
陶瓷馆长年展出宋代至清代1000多年间,中国古代官窑🦣、民窑的瓷器150多件🐖,含宋(辽、金)、元、明、清时期,五大名窑(汝窑🏨🍋、钧窑、官窑、哥窑、定窑)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家具馆包含了紫檀👨🏻🏭、黄花梨、鸡翅木、红木等硬木家具,它们按古代使用规制布展🚯,客厅🏊🏻♂️、卧室、书房,一目了然;除此👱🏿♂️,马先生特意将不同的座椅,如官帽椅👩🏻✈️、太师椅、圈椅🤡、玫瑰椅等摆放在一起🕋,以便观众对比区分🅿️。古代门窗是馆中最具特色的展馆,也是全国唯一集中展出古代门窗的博物馆💜,展品曾于2003年赴法国展出。本馆展出的门窗绝大部分为江南所制💿,小部分为黄河流域产品🕵🏿,窗饰雕刻精美,叹为观止。油画展厅展示现当代中国知名画家🤸♀️,陈逸飞、杨飞云、陈衍宁、刘文进🚓、罗中立等的作品🤕,及10多件现代雕塑品。玉器馆展出了商代至明清各代近300件(套)玉器,分为四个阶段:神玉时代(商以前)👰♀️,强调玉器与神沟通的功能;礼玉时代(商周),“苍璧礼天,黄琮礼地,青圭礼东方👸🏻,赤璋礼南方🙅🏽,白琥礼西方👩🦰,玄璜礼北方”;德玉时代(战国到汉)🚣🏽,玉琀玉握等;俗玉时代(三国两晋后)👇🏻,传达简单的乐趣。工艺馆展出古代工艺品100余件,分三个展厅。展出了清代的漆家具;景泰蓝;古代的文房用具、铜器、漆器📋、铜胎画珐琅器等👩🏻🦯🙍🏿。
历史是一堆牍片,古玩只是其中的小部分🦹♂️,但因为它的不腐朽和未湮没而彰显的价值,被后人广为赞叹与敬重👨🏽🏫。更是因为这些收藏者的展示,让老师们了解了更多关于我们祖先的生活和文化。
一天的行程很快结束,留在老师们心底的是对中国文明和文化的自豪!